聚焦敦煌守護人,紀錄片《敦煌師父》9月7日亮相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杰群)敦煌師徒匠藝傳承紀錄片《敦煌師父》于今日上線,這部由騰訊新聞聯合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立春工作室承制的紀錄片,將鏡頭對準了堅守大漠深處的敦煌守護人,以敦煌研究院三對“師徒”之間的傳承為切入點,呈現敦煌文化的千年華彩,書寫敦煌守護者的赤子之心。
本片展現了敦煌研究院的壁畫修復、考古研究及數字化保護研究領域的三對“師徒”的相處與技藝傳承故事。
??《敦煌師父》共三集,9月7日起每周播出一集,每集通過40分鐘左右的時間,帶觀眾深入一對師徒的故事。
壁畫修復專家李云鶴堅守大漠六十多年,最近意外摔傷了,還原甬道遷移實驗的重任落在了同為修復專家的兒子李波身上,他帶著父親的工作筆記,領著徒弟反復試驗。
?90后考古工作者張小楊被師父分配到了敦煌石窟考古工作中難度較大的第254窟,在面對工作壓力的同時,她收到了高校職位的邀約,張小楊面臨著自己職業道路的岔路口。
保護研究部部長吳健即將退休,他的全部工作生涯都投身于“數字敦煌”的建設中,他期望,徒弟俞天秀能更好地帶領團隊在文物數字化保護的路上繼續前行。
三對師徒鮮活又熱血的經歷,多方位,新角度,多維度地展現著專屬于敦煌的傳承故事。
本片以敦煌研究院的學術研究工作為支點,記錄敦煌守護者的技藝傳承、精神情懷;融情于景,用平實的鏡頭記錄工作生活日常;以小見大,用平凡人真實的生命體驗,描摹具象的工匠精神。
同時,本片還以全新的視覺技術賦能敦煌文化,穿越風沙與時光,讓豐富的敦煌壁畫“活”起來、“動”起來,將敦煌文化的魅力與浪漫生動地展現了出來。
敦煌研究院院長蘇伯民評價:“《敦煌師父》蘊含著‘匠心有傳承,吾輩有力量’的時代精神,刻畫著中國人對歷史文化、技藝的傳承之愿,更展現著引領無數敦煌守護人竭力前行的信仰之光,讓靜止的文化遺產講述出更加生動的故事?!?/p>
騰訊新聞立春工作室談起內容制作初心時表示,千年來,敦煌這座全球遐邇聞名的城市是無數文化焦點的匯聚處。近幾年,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重視不斷提高,諸多致力于文化遺產保護的人向著敦煌而來。(本文圖片由片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