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雨火》導演傅東育:每個演員都是一塊拼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冰雨火》正在優酷熱播,首更劇情中,孤膽英雄吳振峰(陳曉飾)行走深淵仍追尋光明,堅持正義的禁毒警察陳宇(王一博飾)如履薄冰但從未放棄?!侗昊稹穼а莞禆|育,此前還執導過同樣是禁毒題材的熱播劇《破冰行動》。
《冰雨火》的名字有什么象征含義?傅東育說,這就是禁毒前線的境況:如履薄冰,如臨暴雨,但無論寒冷還是逆境,胸中那一捧永澆不熄的正義之火,始終支撐著他們一往無前,沖破所有困境。
《冰雨火》由陳曉、王一博兩位年輕演員擔綱主角,傅東育在開機時清楚地告訴所有人,這部戲不允許資深演員負責演技、年輕演員負責顏值,年輕演員不僅要學習,還要有超越的精神——超越你們的前輩。
《冰雨火》劇照
中青報·中青網:同樣拍禁毒題材,《冰雨火》有什么新的嘗試?
傅東育:《冰雨火》在類型化上會下更多功夫,比如,動作戲的占比不能低于25%;在合理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強懸疑和反轉;人物的表達不要簡單化、扁平化,讓觀眾在追劇的時候能被人物的命運所牽動,而不僅僅是看了一個驚心動魄的禁毒故事。
中青報·中青網:《冰雨火》中的故事有沒有真實案件為原型?
傅東育:早在2019年8月,劇組就遠赴云南,走了瑞麗、騰沖等6個地區,走進公安局、禁毒局、戒毒所等單位,進行采訪創作和實地取景,收集了大量真實人物原型、真實公安民警故事、真實禁毒案例。
生活的戲劇性遠遠高于編出來的故事,我們在創作初期兩個多月的“下生活”,對于創作有著極大幫助。我們沿著云南的邊境,走著走著,故事就會蹦出來。老實講,這個戲中所有的案子,都有參照原型。
比如劇中的“大黃膠囊”,取材于現實中一種新型毒品,和以前的冰毒、海洛因都不一樣,我們現在禁毒的一大困難,就是面臨大量新型的合成毒品,這是我們在一線走訪過程中的發現。
中青報·中青網:你在2002年就拍過禁毒題材《生死臥底》,這個題材為什么那么吸引你?
傅東育:命運使然,這三部作品走到我面前,當然,我也喜歡戲劇沖突性比較強的作品。禁毒題材往往講的是把人逼到絕境后,如何絕處逢生的故事。而關于生死的拷問、人性的拷問,一定是對人的情感最極致的表達。
陳曉飾吳振峰
中青報·中青網:為什么選擇陳曉、王一博兩位年輕演員來擔綱主角?
傅東育:嚴格按照演員是否符合角色的要求來選。我跟陳曉聊天,他天生自帶的那種憂郁感和骨子里的擰勁兒,聊了15分鐘,我就認定他是“吳振峰”。
見到王一博是2019年,他22歲,坐在我面前,很青澀、偏瘦弱,和劇中角色剛畢業的形象有點差距,但他眼神里的清澈和執著是打動我的。我問他能吃苦嗎,他說能;愿意“下生活”嗎,愿意;能再強壯一點嗎,他說馬上去健身。這個直愣愣的感覺,我覺得他就是“陳宇”。
所有演員在一部戲中是一個整體,每個演員就像拼圖的每一小塊,作為導演應該有能力且必須讓所有演員把自己的角色完成到最好,而不是單個演員很出彩,更不是你演你的、我演我的。
王一博飾陳宇
中青報·中青網:你對年輕演員在劇中的表現怎么評價?
傅東育:我要求年輕演員到現場對戲時不拿劇本,而且是背熟了自己臺詞的同時,把對手戲演員的臺詞也背熟,這樣表演的節奏才會非常準確。所以每天收工后,年輕演員會主動敲年長演員們的門,說明天這個戲咱們對一下吧。
什么是好演員,不僅有技術,還得有靈魂和情感。我記得那天是王一博生日,但要拍一場非常痛苦的戲,需要他在打電話的過程中痛哭流涕。那場戲6分鐘,我沒喊停,演到最后,坐在他旁邊的王勁松已經被他“帶走了”。那場戲的節奏是王一博的。(本文圖片均由《冰雨火》劇組/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