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已建成100個自然教育基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7月2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記者今天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2022年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單近日公布,東莞市大屏嶂森林公園、廣東粵北華南虎省級自然保護區、惠州西湖景區等20個單位獲得“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稱號。至此,廣東已建成100個省級自然教育基地。
廣東樹木公園自然教育夜觀活動。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其中,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華南國家植物園、廣東深圳華僑城國家濕地公園、廣東樹木公園以公眾參與度高、具有特色、管理規范,從廣東省100個省級自然教育基地中脫穎而出,成為廣東省首批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
梅嶺古驛道自然教育徑上,老師帶著學生辨認梅花。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廣東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廣東省將全力推動省市各層級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高品質自然教育基地,把它們打造成傳播生態文明理念的展示基地、嶺南優秀生態文化傳承基地、粵港澳青少年研學交流創新高地。
自2019年以來,廣東每年堅持新增建設各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基地,探索不同類型的自然教育管理和服務模式。其中,自然保護地類型的自然教育基地超過50家,如丹霞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等自然保護地,通過整合開發特色自然資源、與機構、協會、基金會深度合作等方式,每年開展近1000場自然教育活動,成為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的主要場所;佛山市云勇林場等國有林場類型的自然教育基地,通過開展自然教育工作發揮社會功能,推動林場改革轉型升級;科研機構、高校等類型的自然教育基地則將科研成果融入自然教育中來,向公眾傳遞更多自然知識。
自然教育活動之探索植物與昆蟲的奧秘。廣東省林業局供圖
此外,還有風景旅游景區、城市公園、主題樂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等綜合體驗類的基地,它們是自然教育的新生力量,通過建設自然教育主題園、安裝解說系統設施、研發自然教育課程等方式,傳播自然教育的理念,以更多優質服務滿足市民和游客的需求。
目前,廣東省級自然教育基地覆蓋全省19個地市,汕頭、揭陽兩個市也正在推進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建設,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廣東省21個地級市都建設一個以上的廣東省自然教育基地。
在首屆粵港澳自然教育季上,孩子們在海珠濕地開展林中攀樹體驗。廣東省林業局供圖